大家知道,我國有一句俗語為“南米北面”,即華南地區主要糧食為大米而北方為小麥。出現這種情況當然與我國的氣候有關系,南方高溫多雨、耕地多為水田,故多種植水稻;而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故多種植小麥。
但是也有例外,在我國東北地區,水稻田的規模很大,“東北米”更是以極佳的口感而聞名全國。這是因為相對于華北地區,東北地區的氣候條件更適合水稻生長。但是,東北地區的大規模開發時間很短,一直到清末闖關東的時候,吉林、黑龍江地區才有大規模居民進入,而且闖關東的人多是以直隸、山東一帶的華北農民為主,這些農民祖輩多種植小麥,為什么到了東北,他們卻改種水稻了呢?
其實,東北地區的水稻流行并不是闖關東的漢人的功勞,而是和另一個民族有關——朝鮮族。
闖關東
大家知道,朝鮮半島和日本雖然在緯度上更接近于中國北方,但這兩個地方的主要糧食作物都是水稻,因為這兩個地方的海洋性氣候和中國華北還是不同的。水稻實際是起源于中國南方,之后由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地,大約公元前23世紀傳入朝鮮,公元前4世紀,大陸移民又將稻米傳播到了日本。之后稻米成為這兩地的主要農作物。
19世紀中期,東北開禁,大量華北漢人開始“闖關東”,但同時由于朝鮮地區當時不斷受災,很多朝鮮難民也越界進入東北。根據統計,1879年,通化、懷仁、寬甸、興京等地朝鮮人已達8722戶,37000余人。
這種情況迫使清政府設立了專門機構應對,1881年,清政府在琿春設立招墾總局,并把圖們江以北長700公里、寬45公里的龍峪地區劃為朝鮮移民專墾區。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政府開始設置越墾局,加強對朝鮮墾民的管理。通過“薙發易服”、領照納租,朝鮮墾民可以獲得土地所有權。
1881年,朝鮮人在圖們江流域已開墾8000余坰土地。1910年日韓合并前,遷入中國的朝鮮人達到約26萬。
進入中國東北的除了漢人,也有朝鮮人
這些朝鮮人當然是不會種植小麥的,他們只會種植水稻,于是東北地區開始出現大量水稻田。根據考證,朝鮮農民最早于1848年在吉林省渾江流域試種水稻獲得成功。1861年,丹東的三道浪頭的朝鮮農民也種植了水稻。1875年,遼寧桓仁縣的朝鮮農民在開墾的沼澤地內成功種植水稻。1877年,延邊地區開始種植水稻。
為了灌溉稻田,朝鮮農民開鑿出一條條的水渠,使東北地區的水利灌溉工程迅速發展起來。1906年6月,延吉縣14名朝鮮農民開挖水渠1308米,引河水灌溉33坰水田,這是延邊最早的灌溉工程。
最開始朝鮮移民主要是開墾漢族和滿族不屑一顧的濕地,最初也只是種著自己吃,稻米與旱田谷物價格相差無幾,水稻生產沒受到應有的重視。漢人移民還是習慣種植傳統的北方作物,水稻主要還是朝鮮人在種。但1910 年后,隨著稻種改良、耕種面積擴大和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年)爆發,水稻自身經濟價值和市場價值很快凸現,畢竟水稻單產高于小麥、大豆而且用的還是廢棄的低濕地。于是東北地區上至政府,下至農民都意識到了水稻的重要性,而精通水稻種植技術的朝鮮農民成了“香餑餑”,各方爭相雇傭。
朝鮮人將水稻引入了東北
中國政府注意到朝鮮族居民在東北種植水稻成功,希望大力在東北推廣以促進發展。1914年,民國奉天省成立水利局招募朝鮮移民在沈陽附近引渾河水開墾水田;1916年,吉林省長公署將延吉道歸化朝鮮人鄭安立條陳水田種植說明書呈報給國民政府農商部,得到農商部的認可。而漢族居民也意識到水稻這種高產作物的優點,地主開始雇傭擅長種水稻的朝鮮移民,農民也向朝鮮人學習種植水稻。1917年,穆棱地區的朝鮮農民成功試種早稻“小田代”,解決了無霜期短等水稻栽培的技術問題,使水稻種植迅速擴展到牡丹江、穆棱河和螞蟻河一帶。
在朝鮮移民的帶領下,東北的水稻田越來越多。1921-1928年,東北地區的水田面積從4.8萬公頃擴大到12.5萬公頃,其中80%以上由朝鮮農民開墾或耕作。1933年,朝鮮農民在北緯50度15分黑龍江沿岸的愛輝、遜克一帶種植水稻獲得成功,創造在北緯50度以北種植水稻的先例。1934年,僅占東北人口3.3%的朝鮮族,生產了90.1%的東北大米。
而正是由于第一批朝鮮移民打下的基礎,東北地區的水稻種植業才漸漸成了氣候,一直延續到現在,東北地區都是我國的稻米主產區之一。而這些朝鮮移民的后裔,現在也成為了東北地區的朝鮮族。
作者:云帆
第16屆IGO世界糧油展
The 16th International Grain and Oil Expo
2022.6.16-18
廣州·廣交會展館
THE GLOBAL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S IN THE HEALTH INDUSTRY
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調和油、棕桐油、葵花籽油等
橄欖油、山茶油、亞麻籽油、玉米胚芽油、牡丹籽油、小麥胚油、月寬草油、大蒜油、椰子油、葡萄籽油、野山茶油、 茶籽油、莽藍油、稻米油、紫蘇油、紅花籽油、沙棘油、南瓜籽油、核桃油、杏仁油、胡麻油、芝麻油、食用魚油、 元寶楓籽油、文冠果油、齊花籽油等
稻谷、種子、名牌大米、放心米、營養強化米、有機大米、綠色大米、無公害大米、米制食品、方便米飯、米飯、米蛋白、 米糖油、膳食纖維等
高粱、小米、面食、糜子、蕎麥、燕麥、大麥、黑小麥、綠豆、紅小豆、蕓豆、黑豆、蠶豆、鷹嘴豆、特用玉米、薏米、 芝麻、亞麻籽、薯類、有機雜糧等
米粉、有機米粉、米線、湯圓、年糕、米糠油、米蛋白及其它大米深加工產品等
榨油設備、預榨機、浸出分離設備、濾油機、軟化鍋、壓胚機、蒸炒鍋、膨化機、油泵、脫色脫臭設備、浸出成套設備、 精煉成套設備、板式換熱器等
礱谷機、碾米機、拋光機、色選機、分選機、分級機、大米加工成套設備等
烘干機、面粉機、酒精生產設備、掛面生產設備、玉米加工設備、糧倉機械、倉儲工程設備、清理機械、通風除塵、飼料 機械、輸送設備、橡膠制品、篩分機、振動篩及糧機配件等
計量包裝機、灌裝機、吹瓶機、真空包裝機、貼標機、自動化設備、質量流量計、電子稱及打碼機、包裝流水線、糧油金 屬包裝材料、塑料包裝材料等
水分測定儀、視覺檢測系統、面筋測定儀、粉質儀、粘度測定儀等
產品專利、技術專利、新產品及煉油后油料循環利用